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电子化学品也称为电子化工材料,是指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电子化学品是一种专项化学品。其主要配套领域是集成电路芯片(IC)、印刷线路板(PCB)和液晶显示器(LCD)生产行业,包括显影、蚀刻、清洗和电镀等工艺过程。
2021年一季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明确了行业的七项主要任务:增强油气保障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自主自强能力,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企业集团和石化园区,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特别强调了要加快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提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
电子化学品方面发展重点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刷电路板等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集成电路用高纯试剂和气体等。随着行业基础的搭建完成以及强力的发展规划布局,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
01、电子化学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半导体电子、面板级材料、PCB化学品、新能源材料以及其他前沿材料。
半导体级材料主要有硅晶圆、金属靶材、光刻胶、半导体级试剂、清洗剂等。其中硅晶圆生产使用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尚未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
面板级材料主要有液晶材料、膜材料、蚀刻液、剥离液、光刻胶等。液晶材料高端市场主要被德国默克和日本智索垄断,而低端市场已被上海物化所和永生清华突破,未来高端液晶材料市场仍需相关研发级技术突破。剥离液、蚀刻液、光刻胶等LCD级产品已有国内企业正在替代国外进口,主要生产企业有江化微、南大光电等国内上市公司。
PCB电子新材料主要包含PCB基板材料、覆铜板、电容材料、封装焊接材料等。国内知名企业包含华正新材、生益科技、同方新材料等。
新能源材料包含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封装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具有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生产过程会使用危化品,但用量不大、危险性低。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发展前景较好。国内大型企业有石大胜华、天赐新材、新宙邦、奥克股份、当升科技、风华高科等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先企业。
其他前沿材料主要有石墨烯、有机硅、5G材料等,该类产品具有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石墨烯方面的大型企业有:碳元科技、宝泰隆、珈伟股份等;有机硅方面的企业有:德国瓦克化学、东岳硅材、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等;5G材料方面企业有: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
02、国家在政策方面不断推出扶持性举措刺激电子化学品相关产品的发展,同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产业资金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化学品,地方政府方面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积极支持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公司的入驻发展。
电子化学品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考虑起步时间晚于国外发达国家、技术难度高、国内需求旺盛等因素,目前中国电子化学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快速城战前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03、电子化学品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配套器件,具有种类多、质量高、用量精等特点,据统计,电子材料产品品类有2万多种,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分立器件、LED、传感器、LCD、OLED、印刷电路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对应终端领域包括汽车、手机、电脑、高端显示面板、航天、军工、医疗、通信等领域。
目前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占到整个电子化学品的将近一半左右的水平,而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的影响。
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通过比对2012年版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最终发展要求已完全达到,但任务的达成与政府的财政扶持以及新能源汽车鼓励相关度极高。2020年版新能源汽车规划中,从2019年规划意见中的目标2025年25%下滑至20%,目标更加合理化,同时2020版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终端,这与国家总体战略规划一脉相承,基于政府对新能源的规划目标,市场主流新能源汽车推出新的发展规划以响应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规划(2021-2035),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2035年达到1567万辆增速迅猛,整体看新能源汽车对电子化学品的支撑力度依旧较强。
04、中国是电子产业及电子化学品的主导市场,受2010年中国政策以及中国本身的需求驱动影响,电子化学品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霍尼韦尔、三菱化学、陶氏、巴斯夫等行业巨头均已在中国布局。
目前国内电子化学品中高端比如半导体化学品的国产化率最低,LCD等显示器件类电子化学品的国产化率次之,PCB等其他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最高,未来半导体化学品的技术研发及产品投入还将是发展重点。
由于电子化学品涵盖品类多,上游产品品类涉及钢铁、有色、陶瓷、化工等不同领域,建议首先可考虑化工领域相关产品,考虑技术突破难度可考虑进入难度较小的领域和行业,产品可重点关注基板用化学产品(包括基本树脂、改性树脂等)、封装材料(聚酯类、环氧类。酚醛类、硅酮塑料和有机氟类等)、超晶高淳化学试剂(醇类、酸类、碱类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矿企必和必拓集团(BHP Group)正在考虑卖掉石油和天然气业务。这些业务预计今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估值可能150亿美元。在全球减排行动日益盛行之际,必和必拓此举将加快其退出化石燃料市场的步伐。
燃料化工的发展实质上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会带来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但具有长远意义的太阳能和热核聚变能仍非可以依靠的能源,因此人们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时,自然会看到潜在而资源丰富的各种煤炭、油页岩和油砂,从数量上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
世界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约占整个能源消费的90%左右,水电、核电等非化石燃料约10%,石油的百分比从1965年起超过了煤,至1978年达整个能源的50%,进入1984年,降为39.5%,仍高于煤(后者为30.3%)。世界天然气的比率则逐年有所增长,1984年约20%。对于中国来说,煤仍为主要能源,占70%以上,石油20%以上。化石燃料总计占95%以上,水电低于5%(1985)。
世界化工产品中有85%是有机化工产品,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而发达国家的有机化工产品中,以石油、天然气为来源的产品占90%。按销售额计,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来源的化工产品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以上。乙烯主要来自石油,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天然气中的乙烷和丙烷裂解;苯主要来自石油馏分的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煤焦化所生产的苯,在苯的总产量中,美国和日本都只占9%左右;甲苯、二甲苯绝大部分来自石油;此外,世界甲醇产量约有70%来自天然气,其余来自石油,煤制甲醇只占不到1%(1981)。应该指出的是,合成氨是以化石燃料为来源的产量很大的重要化工产品,1980年世界合成氨总产量约96Mt,其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占80%,以煤为原料的占10%,化工燃料的一半生产能力在中国。
总之,在当前世界上,化工产品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煤化工在整个化工生产中所占的地位不大,用于炼焦的比例也不大,煤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锅炉。1980年,中国的煤用于炼焦约9.8%,用于制合成氨约5.6%,两者约15.4%,这是煤化工的主要用量。由焦化所得煤焦油中制取的萘、蒽等稠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工重要原料。
目前,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齐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体系,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达数千亿元,成为全球化工新材料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全球重要的市场。
“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进步显著,发展后劲充足。在总量与结构方面,化工新材料只占我国化工总产值的8.7%,且特种纤维、电子化学品的世界占比不足10%,仍有130多种化工新材料品种不能自主生产。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原创技术少,共性技术缺乏支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只有60%,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仍有130多种急需化工新材料品种国内尚不能生产,部分产品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石化工业从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
预计“十四五”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经贸规划变革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持续新常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要围绕“满足新要求,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对以煤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工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加之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国内煤化工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也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从产量上看,传统煤化工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以至于导致产能过剩,尤其是煤去产能之后,对传统煤化工行业产生较大冲击,AG真人 AG平台传统煤化工产业不断萎缩,节能环保型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煤化工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煤炭化工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布局主要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区域。此外,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煤炭化工、石化等行业结合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