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涉及到电子技术、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学等,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精细化工分支,以下是电子材料市场分析。电子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磁性材料、电子功能陶瓷、光传导纤维、绿色电池材料等。电子材
电子材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技术门槛高、更新换代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电子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整机、系统产品等领域,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元器件和整机产品的性能。当前电子材料特别是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子材料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配套,具有品类多、质量高、用量精等特点。据统计,电子材料产品品类有2万余种,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分立器件、LED、传感器、LCD、OLED、印刷电路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电子材料产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在某一领域或者系列产品中,全球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基本被陶氏、杜邦、Merck、信越化学、三菱化学、住友化学、东京应化等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企业仅在封装材料、高纯试剂、基板材料等少数领域的中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全球竞争格局基本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电子材料涉及到电子技术、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学等,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精细化工分支,以下是电子材料市场分析。电子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磁性材料、电子功能陶瓷、光传导纤维、绿色电池材料等。电子材料市场分析指出,在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2021年产值超6万亿元。
为确保电子材料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我们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电子材料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电子材料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电子材料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分析:
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及经验优势,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而我国众多新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相较于第一梯队的美日欧国家企业产品线较为单一,位于市场第二梯队。从现实生活感受乃至代工厂来看,2022年电子材料行业高景气度大概率还会持续。全球半导体设备供不应求也推动了核心零部件需求,零部件交付期拉长倒逼零部件国产化。
电子专用材料行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技术门槛高、更新换代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分立器件、LED、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等领域。电子专用材料在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艺水平的高低和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元器件的性能,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专用材料产业也迎来高速发展,成为新材料领域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十三五”期间,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我国电子专用材料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在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并加快分布式能源、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
作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信的基础和核心,发展电子材料产业对保障我国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和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际设备龙头的指引来看,5G终端日益成熟,产业链向上延伸,技术工艺取得突破,人才聚集,使得电子材料产业本土化率加速提升。电子材料市场分析指出,随着5G的规模普及,移动终端和基站均对电磁屏蔽与导热产品产生大量的需求,电磁屏蔽与导热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实现成倍增长,潜在市场容量超过120亿元。
同时,由于电子专用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光伏、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下游应用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电子专用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于集成电路行业,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从2016年的4,33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458.3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迅速增长并突破万亿元,随着半导体产业链逐步转移到亚洲地区,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
对于光伏行业,2021年国内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4.88GW,同比上升13.86%,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7.88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列全球第一,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重要性的日益提升,预计光伏发电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在5G通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及产业驱动,也将带动电子专用材料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以及以5G为首的新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国内电子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中高端电子材料产品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中小尺寸硅单晶最大的生产国,印刷电路板、覆铜板、磁性材料、有机薄膜等材料的产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等多个电子材料聚集发展的产业基地。由此可见,电子材料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且大有“井喷”之式。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力争到2025年新型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积极发展磁性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管道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究和生产。电子材料市场分析指出,为促进新型高新材料的发展,前沿技术列入863主题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863重大计划,重点产业列入支撑计划。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智能化成为中国制造业强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智能化产品的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基础,将迎来巨大的战略机遇。电子材料作为电子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因其技术和工艺要求高、生产环境要求苛刻、产品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量大,一直是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迫切要求改变电子材料产业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尽快提高国产化率水平。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等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将迎来广阔的市场机遇。电子信息产业资金投入量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环境要求苛刻。国内电子信息材料产品仅占30%国内市场份额,且多在中低端市场领域,高端市场由欧美、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的厂商所垄断,部分产品进口依存度高达90%以上。未来,全球电子材料市场将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国家之间。美国将集中于芯片,中国将集中于5G,日本将集中于人工智能。
想要了解更多电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电子材料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新型电子材料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新型电子材料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新型电子材料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机构称华为鸿蒙将取代苹果iOS1月3日,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发布最新预测,2024年安卓和苹果iOS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保持...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
我国钛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钛资源大国,其储量位于世界前列。我国钛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比较齐全,既有原生矿也有次生...
目前,高速电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实现生产制造流程的完全自动化,在绕线、装配等工序中仍然需要人工与机器相结合的...
中国艾草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艾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对于调理身体有着很好的疗效。中国艾草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
2023-2028年中国艾草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随着中国艾草行业的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研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大技术投入2...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到203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潜力有望达到8万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到203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潜力有望达到8万亿元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