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 - 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2024-08-12 22:35:44

  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关注: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8月7日公告,受2024年7月29日发生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一装置的火灾影响,巴斯夫欧洲公司(同时代表其受影响的关联公司)宣布,从即日起至另行通知前,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产品以及部分香原料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截止2024年8月7日,博亚和讯显示维生素E市场报价为142.5元/千克,日涨幅为1.8%,相比7月底价格涨幅为49.2%,相比年初涨幅为139.5%。

  整体需求具备支撑,出口表现亮眼。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是一种金黄色或者淡黄色的油状物,带有温和的特殊气味。维生素E作为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和营养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药、食品、饲料、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其中动物饲料是维生素E最大的需求市场,需求占比接近七成,远高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的需求。从下游来看,随着猪周期回暖对维生素E的需求具备较强支撑,同时随着养殖行业盈利的改善,下游对维生素等添加剂产品的价格接受度也有所提升。从出口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维生素E的出口量同比增长30%达到5.5万吨,半年度出口量创过去二十年新高,其中3月和4月的单月出口量均突破了1万吨。

  行业格局相对稳定,短期看国内企业停产检修叠加海外突发事故影响共同推动供给阶段性收紧。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仅有新和成、益特曼(能特科技)、浙江医药和北沙制药这4家企业拥有维生素E产能,合计总产能9.5万吨,并且几家企业目前均无新增产能规划。考虑到国内企业一般在夏季会进行检修,因而全年实际可发挥的产能相对有限,2021-2023年期间我国维生素E年产量均在6.5万吨左右波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7成。从近期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根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国内企业中新和成山东工厂计划自7月上旬至9月上旬停产检修,浙江医药计划从7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2个月,北沙制药生产线周;海外企业方面,据Feedinfo报道,受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和泥石流影响,帝斯曼在瑞士拉尔登的工厂于7月1日进行了有计划的关闭;7月29日巴斯夫德国路德维希港工厂突发爆炸,目前公司宣布维生素E产品的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影响。中短期看维生素E行业的重要供给厂商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停产,供应端进一步收缩。

  供需改善共同推动产品价格继续向上,本轮涨价周期或将更为持久。回溯维生素E上一轮上涨行情,从2020年12月的57.5元/千克上涨至2021年11月的92.5元/千克,上涨幅度为161%,期间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生产和运输受阻,同时能特科技复产持续低于预期叠加巴斯夫工厂检修持续,并且行业库存偏紧共同导致的。这一轮上涨行情从行业供需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需求端随着下游养殖业的复苏实现了持续修复,供给方面国内多家企业停产检修的同时海外部分企业因不可抗力而停产,整体供应开始收紧且短期内较难快速恢复,供需改善较上一轮更为明显,因而这一轮上涨周期的基本面支撑力度较强。

  在整体行业供需基本面支撑较强的背景下,短期供给收缩预计将推动维生素E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拥有维生素E产能的相关企业产品收入和盈利能力预计都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带动整体业绩向好。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1)

  光储风: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行业运行数据;宁夏发改委发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储能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电网:伊顿二季报上调2024美洲电气部门24年全年营收指引,预计同比+11.5%~13.5%;国家电网营销项目第二次电能表发布采购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1640万只。

  氢能与燃料电池:《运城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年)》;张掖5个绿氢项目将获指标,需半年内开工;国务院发布行动计划推动公共区域加氢设施建设。

  光伏&储能:能源局上半年新闻发布会增量信息聚焦储能领域,成本下降及政策引导下国内储能“真实调度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大储利用率大幅提升,并对新能源消纳促进作用显著,国内大储竞争格局及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重申光储板块当前多重底部明确,逆变器、辅材等部分环节或已经/正在逐步走向右侧,后续潜在积极催化因素丰富,再次建议逐步加大布局力度。

  电网:国际电力设备龙头伊顿(EATON)发布二季报,上调全年指引,预计美洲电气板块营收同比+11.5%~13.5%(前值为+10%~12%),营业利润率为28.7%~29.1%(前值为27.8%~28.2%),订单持续快速增长,12个月滚动订单同比增长11%,累计在手订单同比快速增长29%;国网电表第二批招标发布采购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1640万只,金额预估达到45亿元,前两批2批的金额预计将达到168亿左右,达到去年全年采购金额的70%以上。

  风电:英国政府宣布为第六轮(AR6)差价合约(CfD)拍卖增加5.3亿英镑预算,其中海风标段预算增加3亿英镑,预计有望带来4-6GW海风项目规模,较年初原定预算的3-5GW规模有所增加。目前英国在运海风项目规模约为15GW,在建海风项目规模约14GW,较2030年50GW装机目标仍有约21GW差距,若要如期完成既定目标,考虑到项目推进时间,英国政府必须在明年的第七轮差价合约拍卖中授予约15-17GW的海风项目,海风项目推进或将加速。

  氢能与燃料电池:陕西神木计划投放8000辆氢能重卡,打开运煤车应用场景,进一步带动需求;节能减碳逐步深入推进,氢能民生相关政策提及度提升,氢能应用从交通走向多元化。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2)

  关注:国家药监局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药品审评审批效能,支持创新药研发,提出了探索实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并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的目标。

  近期医药整体表现强势,我们前期周报中看好医药板块年中反转观点得到完美验证。我们认为,近期医药板块走强的主要原因有:1)高基数承压的24Q2业绩预期逐步落地,下半年医药板块同比增速有望回暖提速;2)政策暖风频吹,近期全产业鼓励创新药、医药消费、设备更新等领域均有正面政策落地;同时院内秩序整顿逐步常态化,预期趋稳;3)部分国内医药企业克服经营困难,产品研发上市和业绩放量取得突破;4)海外降息预期上升,新兴市场风险资产定价有望上行。我们继续看好医药行业下半年持续反转回升,尤其应当重视重磅创新和院内业绩复苏两大方向。

  创新药:本周,创新药企在国内与海外皆有重大进展,康方生物全球原研的双抗、和黄医药全球原研的小分子创新药呋喹替尼、百奥泰的大分子生物类似物贝伐珠单抗等都有新的商业化进展。我们判断,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中国创新药产业的技术进步,行业将迎来整体的更快速发展。我们维持看好三类细分方向:第一,消费属性创新药赛道上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具有领先研发优势药企的新品获批及临床推进,以及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成熟产能药企未来收入的高弹性空间;第二,ADC(抗体偶联药物AG真人 AG平台)和双抗赛道的龙头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方生物等未来的高成长性;第三,底部龙头上海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业绩底部向上的态势。

  医疗器械:在国内资金政策大力支持背景下,下半年国内医疗设备采购及院内诊疗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同时创新器械产品将推动国内临床需求增长及头部国产企业竞争力提升,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力及创新能力较强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生物制品:GSK带状疱疹疫苗欧美地区增速下行,国际市场在Shingrix被纳入澳大利亚全国免疫计划、日本地区性接种补贴以及在中国向合作推广商的发货等因素的驱动下,国际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HPV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重磅创新疫苗品种二季度全球销售额仍维持增长,包含中国在内的国际区域已成为其增长的重要来源,建议关注国内布局相关苗种的疫苗企业。

  中药&药店:中药板块从季度走势上来看,行业整体业绩表现在三季度已是低点,板块内公司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有望迎来业绩逐季改善的公司。药店板块政策+充分竞争的格局+业绩低谷,且职工医保个账结存减少,行业有望加快向头部集中,仍建议从经营质量、现金流、统筹受益等角度关注行业龙头发展。

  CXO及医药上游:当地时间8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就业显示,美国7月份就业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失业率升至近三年来最高水平,达到4.3%(预估4.1%)。花旗集团的经济学家Veronica Clark和Andrew Hollenhorst预计9月和11月各降息50个基点,12月降息25个基点,之前预测三次会议均为25个基点。我们预计随着降息预期升温,后续投融资环境及医药创新产业链将有望逐渐改善。

  医疗服务与医美:24Q1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表现相对低迷,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有23Q1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导致相对高基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院内秩序整顿和整体消费环境的变化,导致整体院内和消费需求复苏迟于预期。Q3开始,医疗服务版块高基数影响基本出清;叠加暑假到来,终端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建议关注估值具有高性价比、强业绩韧性细分龙头。

  医药板块风险已经充分出清,改善和向上空间极其可观,建议加大行业配置力度。尤其重点布局:1)新质生产力属性较强的创新药赛道和创新器械赛道;2)院内复苏有望推动存量药品及器械放量。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3)

  前期观点回顾:右侧交易:连续降息;左侧防御:警惕周期类风险。(1)在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下跌压力的背景下,企业实际回报率将继续下探至“0%”,甚至到“负值”,连续降息已“十分必要”。建议“反射弧”不宜过快。(2)基本面走弱、内外压力加大,煤炭或面临继续回调风险,尤其是煤炭估值与持仓偏高或带来更为明显、且持续的抛压。

  当下市场聚焦:1、美国“硬着陆”概率有多大?2、美国弱、人民币走强,咱们A股就能开启上涨行情吗?3、A股能否走出“独立行情”,条件为何?4、经济周期与财报季节性效应叠加影响下,当如何交易业绩定价?5、基于“业绩周期”框架,中报是否有交易机会?如何挖掘,机会在哪些领域?

  海外层面:美国大概率9月降息,并将伴随其经济“硬着陆”开启。(1)我们判断美国降息必要条件有二;(2)判定美国“硬着陆”,也对应两个先行条件。当前,美国首次领取救济金已达到24.9w人,且失业率已达4.2%~4.4%阈值,预计萨姆法则将大概率逼近0.5%,意味着美国即将“硬着陆”,降息迫切性极高。

  国内层面:预计国内有望开启连续性降息。虽然目前降息力度依然不够,但不难看出中央对于修复居民、企业“负债端”,以改善信用、提振经济的决心,加上近期国有银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正为后续降息打开空间。

  市场层面:一是美国“硬着陆”、VIX攀升或代表海外基本面显著下滑,尤其消费能力快速回落,资产价格将迅速调整,继5.20之后再次重申全球资产将面临“大洗牌”。二是美国走弱,A股就能开启上涨行情吗?坦诚的说:短期很难,8月总体仍将维持波动率上升,原因有三。我们认为,就A股而言,“市场底”的关键是“分母端与分子端赛跑”,8月降息将十分“关键”!考虑到汇率掣肘,预计8月20日(25bp)、9月20日(25~50bp)将有望连续降息,且降息幅度将随着海外经济下行力度加大及汇率掣肘减弱而逐步上升。倘若在企业实际回报率未触及“明显负值”之前,累计降幅“50bp”的连续降息如期而至,A股将有望走出“独立行情”,届时风格将开启显著、趋势性大切换:即“银行+高股息”切换至“消费+成长”。同时,基于我们判断“市场底”的三大条件,8月降息依然是先行指标,建议投资可以“反射弧”稍微长一些,尽量右侧交易。

  财报披露前、后业绩定价“胜率”不尽相同,其中1~3财报季的业绩定价效用范围最广、胜率最高;其次,就弹性整体排序而言,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年报;最后,考虑不同经济周期环境下财报季的交易逻辑:一是胜率排序: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末衰退初;二是股价弹性排序:复苏期繁荣期衰退初衰退末。具体特征:1、财报前1个月,任何经济周期、业绩TOP20%公司超额收益胜率均70%以上,弹性:“中报一季报”,且“繁荣衰退初”;2)财报当月,任何经济周期、业绩TOP35%公司超额收益胜率均70%以上,弹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且“复苏衰退初”;3)财报后1个月,仅处于经济“复苏期”的“一季报”业绩TOP15%公司具备60%胜率和弹性的超额收益;4)财报后2~3个月,处于经济繁荣与衰退末期、业绩TOP25%公司“超额收益”胜率在60%以上,弹性:“一季报年报”,且“繁荣衰退末期”。当前“衰退末期+中报”业绩定价特征:因缺乏景气逻辑,财报前1个月和当月TOP30%公司胜率虽较高,但超额一般,且财报季后股价并无业绩定价优势。中报“交易业绩”重点关注:电子、汽车、机械和有色。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4)

  7月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截至7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8.2万元/吨,相较7月初下降约9.6%。7月碳酸锂供需关系仍然偏弱,在供应充足且有低价货源干扰而需求较弱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据不完全统计,7月国内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标规模为13.7GWh,中标项目主要为集采和风光配储项目。2024年1-7月国内锂电池储能系统累计中标规模超31.2GWh,同比增长62.8%。7月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59元/Wh,环比下降0.15元/Wh。中标均价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系统降本空间进一步打开。此外本月中国能建1.25GW/2.5GWh的集采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预中标价仅0.55元/Wh,也显著拉低了平均中标价格。从中标省份来看,7月开标非集采项目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

  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储能电站经营数据,国内大储利用率大幅增长。上半年国网区域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1H23分别提高约100%、86%;南网区域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储能推动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显著,2024年上半年山东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520小时,同比增加153小时,消纳新能源电量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

  受中东局势动荡加剧影响,7月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高位震荡,截至7月31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为35.87欧元/MWh,较6月末上涨4.0%。截至7月29日,欧洲整体储气量水平为84.7%,同比去年下降0.6pct,储气进度略低于去年同期,预计后续欧洲天然气价格将保持高位波动。

  据美国能源署,2024年6月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实现新增装机2.2GW,同比+33%,环比-10%,公用事业规模储能实现新增装机1.2GW/4.1GWh,同比+37%/+39%,环比+15%/+29%。1-6月公用事业光伏实现新增装机12GW,同比+98%;1-6月公用事业储能实现新增装机4.2GW/11.2GWh,同比+151%/+201%。从年内计划装机规模来看,7-12月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光伏计划装机25GW,同比增长88%;7-12月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储能计划装机11GW,同比增长122%。

  海外大储需求持续高景气,7月阳光电源中标沙特7.8GWh储能项目,特斯拉签约15.3GWh储能系统供应合同,阿特斯签约多个加拿大、美国储能项目,合计规模约1.2GWh;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智利、沙特等新兴市场均有一个或多个大储项目取得进展,美国、欧洲多个大储项目加速推进。

  碳酸锂大幅下跌储能系统降本空间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国内大储利用率大幅提升,有望推动终端业主对储能系统品质的逐步重视;澳大利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中国、美国市场保持高增,全球储能需求高景气。

  《电新月报:储能行业月度跟踪: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大储利用率大幅提升》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5)

  车路网联化与单车智能化协同互补,赋能智驾安全与效率。单车智能化在感知层面分为多传感器融合与纯视觉信息采集两种技术路线,在决策层面分为规则模型与端到端模型两种技术路线。车路网联化是指车辆与道路之间、车辆与云控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协同感知与协同决策控制。市场有声音认为,长尾路段的网联化建设成本高企,车路网联化难以覆盖长尾交通场景。对此我们认为,单车智能化是实现L3+自动驾驶普遍落地的前提与基础,车路网联化会从安全(提供冗余)与效率(路口、路段通行效率)两个层面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车路网联化建设。2021年,工信部发文推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区,目前已建设17个国家级道路测试示范区;工信部及住建部支持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目前已建设16座“双智”试点城市。2023年5月,工信部复函支持湖北、浙江、广西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目前已建设7个国家车联网先导区。2024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首批20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规模约317~528亿元,MEC、RSU与Lidar价值量占比较高。1)自上而下看,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我国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可分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基础支撑四部分,2025年路侧基础设施产值有望达223亿元,份额占比约26.4%。2)自下而上看,通过拆解北京市百亿级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招标公告,我们发现,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单路口价值量高达43.4万元,其中,边缘计算节点MEC、智能终端RSU与激光雷达Lidar价值量等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13.38%、5.33%和1.49%。我们基于武汉171亿元城市级项目与北京99亿城市级项目金额,在乐观/中性/悲观预期下假设20座试点城市平均建设规模分别为100/80/60亿,则对应试点城市建设总规模分别为2,000/1,600/1,200亿元,对应路侧智能化基础设施规模约在317~528亿元。

  RSU:有望复刻ETC轮次快速放量,本轮采购单价或在4万左右。我们认为,本轮车路云项目需求有望复刻19~20年ETC快速提渗透率阶段,仅北京项目的RSU采购数量便高达1.32万台,集中采购阶段RSU单价或在短期内承压,保守预计短期内RSU集中采购单价约在4万左右,具备产能保障与过往供货经验的龙头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建议关注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

  激光雷达:规模化放量伴随单价大幅下降,有望从路侧感知设备的“可选项”走向“必选项”。我们认为,激光雷达作为路侧感知设备中的选配方案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点云信息,过去主要受到采购成本压力难以规模化选用,伴随ADAS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上车,激光雷达已由2020年的数万元单颗均价降至2023年的数千元的单颗均价,按照单路口感知设备30~60万的资金预算,低于万元的激光雷达更有可能被选入路侧智能化感知设备方案,激光雷达有望从路侧感知设备的“可选项”走向“必选项”,建议关注速腾聚创等。

  《计算机深度研究:车路云一体化赋能安全与效率,试点城市落地牵引需求放量》

【一周投资热点】基础化工、光储电网、医药健康等热点聚焦!(图6)

  2024年8月6日,公司公告2Q24业绩,Q2总收入26.8亿美元/+1%(剔除汇率影响+4%),核心经营利润2.8亿美元/剔除汇率影响+12%,归母净利润2.1亿美元/+8%(剔除汇率影响+11%)。

  开店支撑收入增长,同店仍有压力,成本费用端优化成果显著。2Q24公司不变汇率系统销售额+4%,其中净新增门店贡献8%、同店销售额同比-4%,需求承压情况下公司积极“以价换量”(Q2同店单量+4%);截至2Q24门店总数15423家,季度净增401家。Q2公司整体餐厅利润率15.5%/-0.6pct,管理费用率5.0%/-0.8pct,费效提升源于门店自动化水平提升、节约人力,管理效率提升等。

  肯德基:加盟开店占比提高,肯悦咖啡表现取得突破。肯德基Q2同店销额-3%(单量+4%、订单均价37元/-6%),餐厅利润率16.2%/-1.1pct、剔除影响可比性的项目后-0.6pct,下滑源于增加高性价比产品带动客流增长、工资成本上涨,食材/员工/物业租金及其他开支占收入比同比+0.8/+0.4/-0.1pct。Q2新增/净增门店392/328家、其中加盟占净增门店23%。肯悦咖啡门店数由3月的约100家增至7月的约300家,推出美式+热狗9.9元套餐等性价比产品,与常规店共享后厨、人工,预计单店模型效率较高。

  必胜客:成本优化明显,WOW门店满足性价比需求。必胜客Q2同店销额-8%(单量+2%、客单价88元/-9%),餐厅利润率13.2%/+0.8pct、剔除影响可比性项目+1.1pct,食材/员工/物业租金及其他开支占收入比同比分别+1.3/-1.4/-0.7pct,通过自动炒菜机、降低单店投入等方式降低成本。Q2门店新增/净增116/79家。1H24外卖收入+11%,收入占比38%/+2pct。继续拓展一人食场景,推出汉堡、入门款披萨等触达新客户,提升顾客性价比体验。此外5月开始推出定价更低的必胜客WOW店,截至7月底门店数已增至100+家,较常规店运营更简单,产品性定价更低。

  积极提升股东回报。1H24公司通过现金股息和回购回报股东9.94亿美元,截至6月底仍有6.7亿美元回购授权。本次季度派息0.16美元/股。24全年计划派现金股息2.5亿美元、回购12.5亿美元。

  2024年8月5日公司发布24年中报,1H24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4.93%;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5.35%。2Q24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41.43%;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42.82%,环比增长218.02%。

  公司数控刀片业务预计实现了“量价齐升”增长,显著带动公司业绩改善。1Q24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成本压力较大影响利润。2Q24公司毛利率显著改善达到46.39%,同比提升4.34pcts,环比提升24.58pcts,预计主要是由于数控刀片业务实现了“量价齐升”增长。其中“量升”主要来自于公司在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直销团队的建设力度与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价升”除产品结构优化外由于刀具核心原材料碳化钨今年价格上涨,行业整体进行了一轮涨价,根据《科创板日报》信息,公司从今年5月开始全系产品涨价3%-10%,对毛利率的提升带来了显著贡献。

  海外收入高增长,后续有望继续保持高增趋势。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676.03万元,同比增长60.9%,1H24公司实现海外收入2406.69万元,同比增长43.11%,继续保持高增长。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外贸业务团队规模,参加越南胡志明国际机床及金属加工展览会和俄罗斯机床及金属加工展,持续拓宽市场渠道,增强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后续海外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2Q24经营性净现金流显著改善。公司2Q24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418.99万元,同比增加了1866.22万元,环比增加了6930.06万元。

  深耕肺癌,凯美纳稳健,贝美纳接力,国内放量与美国获批值得期待。(1)业绩:销售稳健,费用下降,利润高增长。公司已有五款药品在售:凯美纳(埃克替尼)作为公司基石产品销量保持稳定,贝美纳(恩沙替尼)和贝安汀(贝伐珠单抗)营收贡献增长明显,赛美纳(贝福替尼)伏美纳(伏罗尼布)纳入医保后加快放量。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2.56亿,同比下降23%。(2)凯美纳,是国内首个原研小分子肺癌靶向药,其一线、二线及术后辅助适应症全线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产品生命周期进一步延长。作为三代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癌靶向药的赛美纳,其放量也值得关注。(3)贝美纳,是第一个用于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国产1类新药。2024年3月,美国FDA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贝美纳用于ALK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审查工作顺利推进中。

  后续创新管线丰富,更多实体瘤大适应症领域拓展中。(1)公司自主研发的CDK4/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与化药联用,治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激素受体阳性)/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2阴性)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受试者的上市申请,于2024年5月获得NMPA受理。公司拟用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CFT8919胶囊,于2024年7月获批临床。(2)公司小分子抑制剂BPI-520105 片、以及拟用于“IDH1 和/或IDH2 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DH1/IDH2 双抑制剂BPI-221351 片,于2024 年3 月获批临床。(3)公司与EYPT共同申报的 EYP-1901 玻璃体内植入剂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适应症药物,于2024年7月获批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