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 - 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AG真人(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2024-09-12 01:40:09

  湿电子化学品主要指主体成分纯度大于99.99%的化学试剂,是在湿法工艺(湿法刻蚀、清洗、显影、剥离等)制程中使用的各种 液体化学材料,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光伏面板、显示面板行业。

  湿电子化学品根据组成成分和应用工艺不同,可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其中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主要以超净高纯试剂为主,除了主体成分纯度大于99.99%外,其杂质离子和微粒数符合严格要求,一般为单组份、单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是通过复配手段达到特殊功能,从而满足特殊工艺需求的配方类或复配类湿电子化学品,主要是以光刻胶配套试 剂为代表的湿电子化学品。目前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远大于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占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达到88.2%。

  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它支撑着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欧、美、日、韩等国际大公司纷纷在我国建设化学品生产厂,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30.94亿元。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67亿元,同比增长17.9%。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图1)

  2016-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约为106.74万吨,同比增长26.7%。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图2)

  近年来我国电子湿化学品企业技术不断提升,在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检测手段、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开始攀升到一个新台阶,行业整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少数领先企业在细分产品领域实现了单点突破和国产替代,例如中巨芯的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湖北兴福的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硅刻蚀液、铝刻蚀液,晶瑞电材的电子级双氧水,上海新阳的电子级硫酸、铜电镀液、铜刻蚀后清洗液和铝刻蚀后清洗液等产品,已经在 8 英寸、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批量应用。

  而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子湿化学品企业技术不断提升,在 8 英寸晶圆制造方面已基本实现大批量供货,在 12 英寸晶圆制造方面的应用也在稳步推进。但当前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业整体呈现出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的特点,高端产品仍存在不足,国产化率仍较低。具体情况如下:

  (1)集成电路领域,2020 年集成电路工艺用电子湿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 23%,8 英寸及以上晶圆制造用电子湿化学品国产化率不足 20%,国内企业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 6 英寸及以下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

  (2)显示面板领域,包括各个世代的液晶面板及 OLED 用电子湿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为 40%,其中 OLED 面板及大尺寸液晶面板所需的电子湿化学品部分品种目前仍被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少数电子湿化学品厂商垄断;国产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因其纯度要求相对较低,国内企业基本实现自主供应,国产化率已超过 80%。

  近年来伴随着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显示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以及光伏市场景气度处在持续上升通道的影响,我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约为158.51万吨,同比增长25.5%。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图3)

  从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结构来看,AG真人 AG平台光伏领域是目前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主要需求领域,占比41.7%;其次是液晶显示领域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占比为30%;再是集成电路领域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占比为21.5%。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图4)

  预计未来电子湿化学品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行业,半导体行业晶圆厂新增产能不断落地叠加晶圆尺寸扩大到 12 英寸,显示面板行业向高世代线产品不断升级,均对电子湿化学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对电子湿化学品的耗用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12 英寸晶圆制造所消耗的电子湿化学品是 8 英寸晶圆制造的 4.6 倍,6 英寸晶圆制造的 7.9 倍。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行业产能的扩张及技术升级将拉动电子湿化学品用量的快速增长。

  电子湿化学品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其发展与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保持同一步调,欧美和日本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在中国大陆市场,欧美企业占据了中国大陆市场的 35%份额;其次为日企,占据着28%的市场份额,再次是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企业,分别占 16%、10%、9%。目前中国大陆电子湿化学品总体市场集中度不高,细分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集中度。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呈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特点 国产化率仍较低(图5)

  近年来我国电子湿化学品企业技术不断提升,在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检测手段、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开始攀升到一个新台阶,行业整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少数领先企业在细分产品领域实现了单点突破和国产替代。

  根据观研网发布的《中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从事电子湿化学品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巨芯、湖北兴福、晶瑞电材、格林达、江化微、上海新阳、飞凯材料、新宙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