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工业稳增长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围绕化工、冶金、建材产业的稳增长目标及措施展开。
发布会现场,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斌介绍,未来,三个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力争2023年、2024年化工、钢铁、有色、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8%、5%、10%、6%以上,到2024年,全省化工、冶金、建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500亿元、5000亿元、5000亿元,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作为化工产业大市,宜昌市经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朱汉洪现场表示,下一步,宜昌市将认真落实全省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围绕宜昌“打造世界级磷系新材料产业集群、国家磷复肥保供基地、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工作目标,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聚焦抓好存量,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树牢“工业强市、产业立市”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宜昌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积极引导化工产业“老树发新芽”,持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完善农用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新产品体系。全力引导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聚焦一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特气、电子级电镀液、电子级研磨液、电子级前驱体、电子级封装材料等高端电子化学品,着力提高国家电子化学品自给率。下一步还将支持其突破发展磷基高端化学品,谋划投资110亿元建设磷基新材料关键原料项目,形成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32万吨/年三氯化磷、40万吨/年磷系阻燃剂及特种磷制品等产能,全部建成后年实现收入200亿元、利税38亿元。同时依托兴发集团有机硅等上游产品优势,利用不同产品的共生耦合关系,形成集硅矿开采、工业硅生产、有机硅单体和下游深加工于一体的有机硅全产业链。
二是聚焦做优增量,全力激发产业发展动能。目前,宜昌在建、拟建亿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类项目6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宜昌市紧紧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切实发挥好项目建设和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四个重大”工作机制,强化对202个工业重大增长点项目跟踪服务,高效推进楚能新能源、海格斯、邦普循环、徽阳新材料等一批投资百亿级项目早达产、早进规、早发力。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宁德邦普、广东天赐、欣旺达东风、山东海科、河北金力等一批产业巨头持续追加投资,加快建设形成200GWH新能源电池产能,全力打造宜昌“新能源之都”。
三是聚焦提升质量,跟踪服务企业发展需求。综合运用省级“双联双百”、“破难解惑”以及市级“政企恳谈会议”“双千”服务等平台,持续对工业企业困难开展“周摸排、旬研判、月调度”,实行动态清单销号、现场核查督导、结果跟踪问效机制,分级分类持续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充分运用磷化工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服务、力量,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切实帮助化工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扩生产,真心实意当好产业发展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