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A股机构投资者是重要的参与者。机构投资者的决策流程可以极大地帮助投资者。一般情况下,机构买入股票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才能最终确定建仓。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调研就成为重要的一环。
幸运的是,A股公司及时披露投资者调研纪要,将市场关注的议题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出来了。我们梳理了大量的调研数据,深度挖掘机构投资者的调研动态!
老股民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研发能力强、交易体量大、持股周期长,往往能识别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一举一动时常被市场瞩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A股的机构投资者力量日益壮大,主要类型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阳光私募、保险公司、海外机构、对冲基金等。
调研纪要主要内容为机构投资者提问、上市公司回答,内容较为发散。我们若将这些碎片化信息连点成面,将会看到不一样的图景。那么,机构投资者上周又调研了哪些上市公司?
根据iFinD统计,近一周(9月19日-9月25日)沪深两市约4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机构投资者调研纪要,调研次数达到521次。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62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从参与调研的机构数来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调研相对最广泛。
每一次调研,都需要机构派出研究人员参与,他们成为连接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纽带。据不完全统计,上周调研人数达到2201人次,基金公司占据了492人次,证券公司贡献了533人次。
从板块来看,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等板块成为机构调研的重点行业,每个行业被调研的公司数量均不低于30家。轻工制造、电力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均有10家以上被机构调研。
之所以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等成焦点行业,主要还是这些板块上市公司较多。除此之外,这些板块也受资金喜爱,近一周成交额也占据较前的位置,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成交金额都挺高的。
当然也不排除逆市抄底的可能性。最近,A股市场开启接连回调走势,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以及新能源等不少板块跌幅比较明显,而银行、钢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不少传统经济板块表现稳定。其中资金借助ETF入市,8月29日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净增长超过150亿份,医药、半导体等领域成为资金重点加仓方向。
近期市场震荡下行,弱市行情下,机构调研热度不降反升,截至目前,已有近470多家A股公司接待机构并披露活动记录。
上周机构调研名单上热点公司云集,有股价跳水的“医疗茅”迈瑞医疗,有因欧洲早冬带红的电热毯概念股彩虹集团。在机构调研数量上,迈瑞医疗、埃斯顿、指南针、凯美特气等公司获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过去相对冷门调研标的——航运板块公司近期投资者交流活动明显增多。中远海控、 中远海特 、中远海发和海峡股份4家公司周内收获调研。航运属于周期板块,近期集运市场表现低迷,运输需求缺乏增长动力,远洋航线运价下行,拖累综合指数持续下跌。上海航运所数据显示,9月23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为2072.04点,较上期下跌10.4%。这已是该指数连续15周下跌。
当然,集运市场的低迷或许与近期国际上地缘冲突,全球经济下行有关。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股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们需要学习机构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在确定性的基本面条件下寻找投资机会。